情感启蒙对孩子的心智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让孩子学会如何去爱,懂得表达爱,是0~6岁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育课题。本专辑共有7集,分别是《我的爸爸》《我的妈妈》《我的奶奶》《我的爷爷》《我的姐姐》《我的弟弟》《我的朋友》,通过动人的文字,温馨友爱的温情画面,描述孩子与长辈、兄弟姐妹、朋友之间的相处场景,向小读者展示爱的表达方式,帮助孩子理解爱的真谛。
本专辑内容涉及与孩子幼时最亲密的关系,祖孙情、手足情、友情,通过阅读,让孩子进一步明白什么是家人、了解友情的价值和含义。爱是什么?可以是陪伴,可以是帮助,可以是包容,可以是理解,让孩子在这些似曾相识的情境中感受爱、学会表达爱,得到情感的启蒙。
【作者简介】
海伦娜·卡拉杰克,1971年出生于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著名儿童作家,作品曾在中国、意大利、巴西、土耳其、西班牙、韩国、葡萄牙、阿拉伯等多个地区出版,曾获2012斯洛文尼亚年度“原创图画书奖”、2013意大利年度“原创图画书奖”、2008年及2009年“最优秀绘本奖”、2010年及2012年“最佳生态绘本奖”提名。 她著有30多部儿童书籍,大部分作品被列入了教育学会和学校的推荐图书名单。此外,她还参与了小学教科书的创作,以及大量儿童书籍的翻译工作。
中国儿童安全发展与保障研究所推荐。
囊括儿童在生命基础层次的“生存安全”知识,囊括儿童生长过程中的“营养安全”知识,囊括儿童接触他人或社会后的“网络安全”知识。
故事发生在三千万光年之外的多道星球上,主人公小踢是个来自地球的少年,在机缘巧合下,进入多道星球上的多道学院学习。在这里,小踢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安全问题,在多道学院老师吉哥的指导下,小踢和他的朋友们取得了一次次胜利。
为什么要让孩子阅读这部经典作品?
1、建立独立思考能力,成为小小哲学家
2、让孩子关心大问题,建立大格局,思考身处其中的世界
3、让孩子立下自己的志愿,做一个改变世界的人
季诺,阿根廷国宝级漫画大师。1964年,玛法达首次在阿根廷报纸上连载,之后很快风靡整个南美。季诺的作品以深刻的幽默、精湛的画技和博大的人道主义闻名于世,获得过无数荣誉。
《一个大空洞》绘本封面上的这个洞采用镂空设计,一开始就悄咪咪告诉小女孩有一个大空洞!在书中,作者用孩子的方式和我们探讨了一系列关于空洞的感受,以及如何和这个我们注定摆脱不掉的空洞感友好相处。
有一天,茱莉突然觉得,自己拥有的一切,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只留下一个空洞,巨大无比。这个空洞有多大?孩子会发现画面的对比,告诉你,那个空洞比我们住的两栋楼房还大。如果让孩子去认识一些更加抽象的词汇,如,消极、无趣、冷漠、空虚等等,就很困难了。而Anna很天才地在《The Void》中,用一个空洞,把人的负面情绪典型化、夸张化,让人一目了然.
当内心有一个大空洞之后,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我们对一切毫无热情,我们总是害怕、担忧,我们慌张、焦虑、不满足。心里空荡荡的人,不但感受不到旁人,也感知不到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冷漠、恐惧、焦虑。
这时候,我们会做什么?吃甜食、暴饮暴食,要蛋糕、饮料、手机、电视,物质欲望被放大,好多糖果、玩具、堆满屋子的礼物,能填满空洞吗?越多的物质满足,却是越多的失控,大哭之后,茱莉开始看向内心的空洞。
当孩子一个人开始独处,开始注意到内心,自我的力量就开始觉醒。茱莉发现了美妙的对话、美丽的颜色、好听的音乐
也许对于大多数大人来说,让孩子接触音乐美术,只因为它们看起来很优雅高档,却不知道它们本身对于孩子的内心作用,并无功利,而是让他们专注于眼、耳、心——将散轶于外部事物的眼光引回内心世界。茱莉终于发现了内心能量的奇幻世界,她改变了对待他人的态度,也发现了别人的不一样,她重新与世界联系在一起了。
当我们习惯关注自己的内心时,所有复杂会变得简单,所有空虚会变得充实,所有焦虑会变为平静,所有脆弱会变为强大。茱莉内心的空洞终于越变越小。那么,这个空洞会消失吗?Anna告诉我们,不会。因为有了这个空洞,我们才可以自得其乐的独处,自我完整,让我们找到——我们正在寻找的一切。
《阳光灿烂的一天》该书透过八个孩子的眼睛,了解八个国家。发现人与人的不同和相同,学着理解他人。8种语言,200个知识点,每一幅插图还有中文解说,它把认识世界变成了认识外国小朋友的过程!孩子不仅愿意看,还会追着提问!问着问着,8个国家(包括印度、尼泊尔、阿富汗、俄罗斯、缅甸、墨西哥、土耳其和美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就都清晰了。
适合4-8岁的孩子:
它不仅是年度最佳入围书、还获得了学习杂志的教师为家庭所选择奖、创意儿童杂志首选图书奖等,更被无数外媒评价推荐。
8本书,一共165幅插图,几乎每一幅都有中文解说。内容覆盖了地理位置、气候、建筑、历史、宗教、教育、名人、地标、交通、动物、植物、食物、服饰、节日、传统等等,超过200个知识点。可以说,这些插图只是一个开头,当孩子有兴趣进一步了解的时候,阅读之旅才刚刚起步。
★颠覆式的角度 : 每册讲一个国家,每个国家的小朋友,讲述自己最真实的一天。比如,与父母、兄弟姐妹、朋友的相处,上学、进餐、睡觉等等。与此同时,8个国家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就悄悄地透了出来!于是,认识世界就转变成了,认识外国小朋友的过程!
★多层次了解世界 :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孩子,不同的生活方式,让孩子通过去观察、去比较,发现世界的相同和不同,以一种更广阔的视野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
★插图有秘密 : 经过特殊处理的照片,每一幅图都是一个凝固了的故事,可以引发孩子思考、提出问题。每一幅图又有中文解说,可以解决孩子的问题!全套书超过200个知识点,点一下画面就可以听。
★语言通俗浅显 :因为写的是日常生活,所以语言非常接地气!阅读过程中,几乎每一次开口,都来自真实生活。没有很难的单词和句型,一些动词的运用也非常生活化,拓展阅读面、提高口语表达都是杠杠的。
★特殊双语书 :这套书是双语的,比如介绍印度的书,就是用英文和印地语写的,孩子可以见识7个国家的语言。
《亚马逊动物立体书》,全书6本动物立体书,每本书都像神气活现的动物园,激发了孩子拼读英文的兴趣!
《我的情绪小怪兽》是一本设计精巧的绘本,它的内容是围绕着——“情绪”这难以用言语描述的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主题展开的。可对孩子来说,情绪是个什么东东呢?它看不见也摸不着,可却时常被情绪控制,在愤怒的情绪里无法自拔,在害怕的情绪里缩成一团。这位心理学治疗师选择了用颜色、表情和气氛来把情绪拟人化和形象化,孩子一看就明了。主人公是一只彩色小怪物,它身上不同的颜色变化代表着它不同的心情,黄色表示的是欢乐(Happiness),蓝色表示的是悲伤(Sadness),红色表示的是愤怒(Anger),黑色表示的是恐惧(Fear),绿色表示的是平静(Calm)
两本一套的I am NOT a系列,以“小马”,“蜥蜴”为主角,讲述了它们成长的故事,两本书的内容非常的风趣幽默。
“小马”遇到了一只乌鸦,乌鸦一直叫它小马,但是“小马”说它不是一只马,乌鸦不信,一直举例各种各样的证据,想要告诉它,它就是一只小马。“小马”长出翅膀非常的兴奋,但是乌鸦说对一只马来说,翅膀没有什么用,这回“小马”没有反驳,只是告诉乌鸦,等着瞧好吧您咧。
破壳而出的“蜥蜴”,也遇到了一样质疑他的乌鸦,它也一直坚信自己不是“蜥蜴”。没错!它是一只喷火龙!
一套有魔力的绘本;奇先生妙小姐作者的新作品。
贴近童真的幽默故事;
展现淘气包的成长历程;
真切反映儿童生活现实和心理现实,充满幽默趣味的图画书。
《My Perfect Pet 完美宠物》
莫莉和弟弟一起去动物园,她觉得自己的宠物老鼠个头小,不够炫酷。于是她决定,要把最威风的动物带回家。
从河马、北极熊、长颈鹿,甚至是甚至狮子、老虎、大象,都成为了莫莉的新宠物。
可是,这些动物让家里变得更加混乱,也引发了一场又一场让人笑破肚皮的闹剧。
其实,无论是给大象盖房子,还是把房顶钻洞放长颈鹿,全部都是莫莉的幻想游戏。
《Saves the World 拯救世界》
莫莉是个超级英雄。她超级快,超级强壮,还有激光视力。她是超级莫莉!强大的力量会带来巨大的灾难!
莫莉的超能力帮助她在创纪录的时间内完成了她的家务,把家里的汽车开过了所有的交通堵塞,拯救了一条搁浅的鲸鱼,在大城市里抓获了罪犯,并从一颗小行星上拯救了世界。但是在所有这些超级动作之后,莫莉最终会想要回到她以前的生活吗?
一个关于欣赏你已经拥有的东西的有趣有趣的故事——充满了动作、乐趣和恶作剧!
《When I Grow Up 长大干嘛》
莫莉正在考虑她长大后想做什么。她试着灭火,但胡作非为的软管湿透了,马戏团技能有点太笨拙;在巧克力工厂工作但吃太多的产品;尝试太空探索但并不与外星人她发现;在图书馆工作太嘈杂了。莫莉尝试的每一项事业都以不幸和灾难告终。她应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呢?
推荐理由:
1.惊讶、害羞、得意、撅嘴、龇牙笑、捂眼笑、倒地笑……一共17种表情。你有没有心动的感觉?这些表情,都可以在正文的插图中一一找到哦。
2.翻开下一页之前,你可以问问孩子:宝贝,假如你是一只猫,你会怎么样?小米的回答是:我想吃一顿鱼大餐。
猫和我们,到底还有哪些不同呢?
假如我是一只猫,我不喜欢溜冰,
我更喜欢在阳台上走来走去。
假如我是一只猫,我不喜欢玩气球或者玩水枪,
我更喜欢玩毛线球。
假如我是一只猫,我可不想在星期天一起去电影院,
也不想去看马戏团,我更喜欢呆在家里追老鼠。
假如我是一只猫,我不喜欢你送我一只狗当宠物,
我比较喜欢小鸟或小仓鼠……
充满禅意的文字,不加任何多余的修饰,但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从孩子的眼光里看到的世界一样。孩子将从这次角色代换中,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去体会他们的心情,体会他们的想法。
简介:
情绪小怪兽第一天上学心情会是如何呢?
小怪兽有点紧张。他从来没有去过学校,他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不要担心,小怪兽!你会遇到很多新奇的事和交到很多的新朋友!
内容:
The Color Monster Goes to School《情绪小怪兽去上学》,主要讲述了小怪兽第一天上学的经历,特别适合学龄前、或害怕上学的小朋友阅读。
小怪兽,今天第一次去学校。跟每个小朋友一样,它也有点紧张。
学校是什么?有没有危险的动物?有没有彩色的魔法云?还是一片充满陷阱的森林?它准备了很多对付学校的装备:头盔、防外星人护目镜、靴子、驱蝙蝠剂、手电筒…当然,这些并没有派上用场。
学校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呢?作者按照时间轴线,一页一页地展示了小怪兽在学校会做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它认识了新同学,上了音乐课, 听了故事,和小朋友一起在操场玩,还喝了汤、吃了小饼干,然后,美美地睡了一觉…
当然,也没那么简单!它跑调、吃书、霸占秋千…它的心情,在各种颜色中变化,一会儿是愉快的黄色,一会儿混杂着愤怒的红色。
不过,那又有什么关系。反正,小怪兽和小朋友玩得很开心。比如,它的力气很大,可以一只手把小朋友举高高。它还可以变化不同的颜色,给他们当模特。如果,你说一下好听的话,它甚至会变成粉红色!
绘本主角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求助”我们,让我们帮助他一起去找到藏身在家里的怪兽,陪他战胜恐惧。比起简单的告诉孩子不怕,更好的方式,是理解认同孩子的感受,陪TA一起去认识,去面对。
用手电筒去搜寻怪兽的踪迹,强化了身临其境的代入感。对黑暗的恐惧是源于对未知事物的不确定性,有了手电筒,哪里害怕照哪里,无畏于直面黑暗。以后再面对未知的恐惧和困难时,不再逃避,学会面对。
让孩子情不自禁的跟着故事走,期待故事的发展走向。鼓足勇气掀开毯子,发现原来只是虚惊一场,但是千万别放松,说不定怪兽跑到其他地方去了呢?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在要知道孩子很难分辨现实和想象世界,理性的说教或者是简单的安慰,很难说服和改变他们的想法,实践出真知,让孩子体验一番,从亲身感觉中去发现察觉,认知才会改变。
愿这本书成为驱散孩子怕黑阴霾的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