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家长常常发现,孩子总是坐不住,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无法坚持上5分钟……入学后,老师总反映孩子听课不专心,走神发呆,拖沓磨蹭……孩子的专注力为什么不好?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家长如何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台湾超人气亲子教养专家薛文英老师将为家长们深度解读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几大关键,有效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在所有的儿童教育问题中,各位宝爸宝妈最关心的就是宝贝的习惯培养问题。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好习惯,良好的习惯缔造儿童健康的人格。抓住行为习惯培养这个根本,就抓住了家庭教育最有效的一条途径!
教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真的可以预防孩子被拐吗?告诉孩子,在人群中和家长走散了,孩子应该站在原地等,可事实上,我们根本不知道孩子是在哪里走丢的,又怎么知道这个‘原地’究竟是在哪里呢?我们告诉孩子,如果需要求助,优先选择妇女和老人,但在儿童拐卖案件中,妇女作案占了多数;性侵害儿童案件中,43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占了多数……
一些错误的观念并不能很好的保护我们的孩子。一起来跟警察叔叔学习安全知识吧,提高安全意识,让儿童失踪远离你我他!
安全是一种行为习惯,培养和提升下意识的习惯就能避免很多意外情况。而这些习惯的培养,需要家长和教育者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游戏、情景反复练习。
究竟有什么办法让孩子喜欢阅读?曹文轩老师答道:“朗读——通过朗读,将他们从声音世界渡到文字世界。”
作为一个习舞三十载的舞蹈表演艺术家,谭梅传递出舞者的价值观将指引每个女人绽放出更加绚丽夺目的人生之花。作为舞蹈教育工作者,谭梅在一舞之间教给孩子们的,不只是身姿和舞步,更有所有她走过的路、尝过的苦、沐浴过的聚光灯和枯坐过的冷板凳。
谭梅说:孩子不是我们的作品,他是自己人生的执笔人。如果用我们的头脑替他做选择,少了发自内心的动力做支撑,无论做什么,他终究还是难免半途而废。
如果“心”是一道好料理最重要的元素,那么“爱”就是一道料理的最高境界。母爱当然是其中最伟大的,所以我们都觉得妈妈做的菜有着世界上最美好、最独一无二的味道。母亲做给自己孩子吃的料理,是全世界最顶尖的大厨、最科学的研究也不可能复制出来的,因为那是爱的味道。
该音频是2016年4月21日第16期工爸微讲座录音回放。讲座的主题是:如何给孩子选书、读书?
在柏涵老师看来,阅读,包含了两层含义:阅,为看;读,即“朗读”。还在为“选什么样的文学作品给孩子读?如何做到生动地给孩子讲故事、朗读作品”而烦恼吗?快来听柏涵老师的讲座啦~
该音频是2016年4月19日第15期工爸微讲座录音回放。讲座的主题是:小儿脾胃的养护与调理
不明原因地经常咳嗽感冒,口臭便秘,腹痛腹泻,睡眠不安,磨牙流口水,脾气暴躁,喉咙里老是有痰的声音,厌食挑食,光吃不长肉……如果您家宝宝有以上情况出现,且到处看病不见好的话,宝宝很可能是脾胃失调的表现。那宝宝的脾胃失调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症状?又怎样改善呢?工爸帮大家请来了儿科医师高医生,请他慢慢道来。
该音频是2016年4月14日第14期工爸微讲座录音回放。讲座的主题是:玩出来的教养!
玩是最好的学习和成长!孩子最爱的事情是什么?玩!那么如果能将玩和学结合起来,学习将变成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
所谓敏感期,是指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注身边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
作为父母,我们往往会忽略了,也忘记了去帮助孩子,甚至制止了孩子的某些活动,但是我们破坏了孩子的什么,没有人知道。孩子的许多行为被家长不理解并强行压制,抹杀或者用爱的名义禁锢了儿童的正常成长。这是我们现在教育最大的误区。认识各种敏感期,对于孩子的完整的自我成长至关重要。《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中很详细地描述了孩子各个年龄段会出现的敏感期,以及各种应对的方法,不要让我们的爱成为伤害,让自己的爱成为孩子成长的后盾吧!《捕捉孩子的敏感期》由孙瑞敏所著。
这节微课的主题是正面管教,卢丹丹老师的重磅力作《规矩的背后是自由》正是基于正面管教的理念而创作的。作为正面管教的资深讲师,作者将正面管教的原理透彻又自然地融入书中,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实际上,本书的精彩远不止这些,丹丹老师透过一个个自己与孩子相处的故事,真实地再现了一位母亲的成长过程,那些几乎所有父母都会遇到的困惑、焦虑、挫败,被一一剖析和解答。一本好的育儿书,不是教你怎么管教孩子,而是告诉你怎样让自己变成更好的父母,这本书正是如此,它值得每个家长反复品读。
林医生讲的这些有关宝宝外伤的家里护理知识家长们是否都学到了呢?林医生讲的这么全面细致,也举了很多实例,希望能给家长们实质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