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音频是2016年4月14日第14期工爸微讲座录音回放。讲座的主题是:玩出来的教养!
玩是最好的学习和成长!孩子最爱的事情是什么?玩!那么如果能将玩和学结合起来,学习将变成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
所谓敏感期,是指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注身边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
作为父母,我们往往会忽略了,也忘记了去帮助孩子,甚至制止了孩子的某些活动,但是我们破坏了孩子的什么,没有人知道。孩子的许多行为被家长不理解并强行压制,抹杀或者用爱的名义禁锢了儿童的正常成长。这是我们现在教育最大的误区。认识各种敏感期,对于孩子的完整的自我成长至关重要。《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中很详细地描述了孩子各个年龄段会出现的敏感期,以及各种应对的方法,不要让我们的爱成为伤害,让自己的爱成为孩子成长的后盾吧!《捕捉孩子的敏感期》由孙瑞敏所著。
这节微课的主题是正面管教,卢丹丹老师的重磅力作《规矩的背后是自由》正是基于正面管教的理念而创作的。作为正面管教的资深讲师,作者将正面管教的原理透彻又自然地融入书中,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实际上,本书的精彩远不止这些,丹丹老师透过一个个自己与孩子相处的故事,真实地再现了一位母亲的成长过程,那些几乎所有父母都会遇到的困惑、焦虑、挫败,被一一剖析和解答。一本好的育儿书,不是教你怎么管教孩子,而是告诉你怎样让自己变成更好的父母,这本书正是如此,它值得每个家长反复品读。
林医生讲的这些有关宝宝外伤的家里护理知识家长们是否都学到了呢?林医生讲的这么全面细致,也举了很多实例,希望能给家长们实质性的帮助。
该音频是2016年4月7日周其星老师工爸微讲座(第13期)录音回放。讲座的主题是: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儿童文学阅读,应该拾级而上。
周老师认为,一个孩子的阅读,大概是经历了这样的几个过程:撕书——玩书——翻书——读书,直至终生以书为友,与书相伴。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呢?周老师认为,儿童阅读最重要的是拾级而上,也就是分级阅读!
该音频是2016年3月9日王文宇老师工爸微讲座(第7期)录音回放。讲座的主题是:《托马斯和朋友》绘本分享:请不要用成人的眼光伤害孩子的童真。
2016年2月份,工爸独家首发托马斯和朋友大电影《多多岛之迷失宝藏》的配套双语故事绘本(外研社),并邀请了外研社编辑王文宇老师来和托马斯粉们分享了这本绘本,快来和编辑老师一起,来一次托马斯绘本之旅吧。
该音频是2016年3月4日贺淑曼老师工爸微讲座(第6期)录音回放。讲座的主题是:幸福力培养--成“人”教育必修课
如何做有幸福感的父母,如何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有幸福感的人?工爸微讲座第六期为您请来了北工大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贺淑曼教授,贺淑曼教授将带来幸福课《基本幸福力教育--成“人”教育必修课 》,生动讲述学习的“四大支柱”。
该音频是2016年2月27日彭懿老师工爸微讲座(第4期)录音回放。讲座的主题是:巴夭人不一样的童年。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非著名摄影师”彭懿,把镜头对准了一群在“世界上最美的地方”生活的孩子,记录了他们贫苦却又快乐的生活:他们住着简陋的水上屋,爷爷和爸爸都以打鱼为生,妈妈则在家里忙个不停;每天,他们奔跑、戏水、爬树、荡秋千,再乘着独木舟,在阳光灿烂的海上睡一个舒服的午觉……
作者颠覆了外来者居高临下的视点,采用巴夭人孩子的口吻,讲述他们漂泊在海上的真实生活。带领大家去思考,这些孩子幸福吗?什么是童年的幸福?幸福怎样才不会被剥夺?……
该音频是2016年3月24日彭绪洛老师工爸微讲座(第9期)录音回放。讲座的主题是:培养阳刚之气的探险小说。
我想通过自己的作品,培养孩子们智慧的勇气,让孩子们在学习许多科学知识和求生技能的同时,成长为一名有责任和担当的阳刚少年,这都是励志的成长读物。————彭绪洛
该音频是2016年3月30日梅子涵老师工爸微讲座(第12期)录音回放。讲座的主题是:我们都是“点灯人”(儿童文学与阅读)。
童年是要阅读、要故事、要文学的。童年要儿童文学!那是他们自己的。人类用了几个千年的时间只写那些让长大的人兴高采烈和泪流满面的书,后来恍然大悟了才知道也应该写让孩子们兴高采烈泪流满面的书,合乎他们的兴趣,可是又是引着他们往更高的地方走去。任何优秀的写了给童年的故事,都是只往了那更高的地方的,不腐朽,不轻狂,不沮丧,不坠落。儿童文学的诞生是给童年的一个现代性的幸福。——梅子涵
该音频是2016年3月29日费小玲老师工爸微讲座(第11期)录音回放。讲座的主题是:男孩和依恋。
男孩和母亲的依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男孩子如何成长为“男孩子”?作为男孩子的爸爸妈妈,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更适宜呢?口袋故事首席儿童教育顾问费老师将从心理学的角度,为大家揭秘男子汉和妈妈之间的微妙关系!
妈妈是孩子的首任老师,孩子的修养来自于妈妈的言传身教。而言传身教是最有效的家教,良好的家教来自于有修养的妈妈,礼仪是良好修养的“抓手”,成就孩子,完善自己,从实践礼仪开始。